-
当前位置: 信用枣庄>>枣庄动态
【以信用为弦织密“三网”护幼苗】桑村镇以信用体系建设赋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8-21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桑村镇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三网”过程中,将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入各环节,以信用宣传为纽带,引导家庭、社会、部门多方联动,让“守信向善”成为守护幼苗的“隐形铠甲”,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信用防线。
一、织密“信息网”:以信用档案为基,让监护责任“明起来”
“孩子的监护情况,也是家庭信用的一部分。您看,按时送孩子入学、积极参与家校活动,这些都是守信的体现呢。”桑村镇网格员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时,向家长普及监护信用知识。在未成年人保护“信息网”建设中,桑村镇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不仅精准摸排1800余户儿童家庭的底数、动态,更创新将“家庭监护信用”纳入档案核心内容。档案中详细记录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参与亲子活动、配合学校教育等情况,形成“监护信用积分”。网格员在114余次走访慰问中,同步开展信用宣传,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家长明白“监护不仅是责任,更是信用”——履行监护义务是守信,放任孩子辍学、忽视安全教育则可能影响家庭信用评价。这种“摸实情+讲信用”的模式,既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更通过信用宣传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让“监护失信”的警示与“监护守信”的引导,成为推动家庭履行主体责任的“助推器”。
二、整合“资源网”:以信用激励为媒,让关爱力量“聚起来”
“成为‘爱心妈妈’不仅能帮到孩子,还能积累信用积分,在评先评优、政策扶持中优先考虑,这是多有意义的事!”桑村镇“爱心妈妈”王大姐在参加“儿童之家”手工课活动时,向新加入的志愿者分享道。在“资源网”整合中,桑村镇将“爱心妈妈”群体、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的情况,与个人信用、组织信用评价挂钩。对积极参与入户关爱(累计114次)、组织“儿童之家”活动(开展46场)的“爱心妈妈”和机构,纳入“信用红榜”并通过宣传栏、公众号广泛宣传,赋予信用加分、优先参与公益项目等激励。同时,在“儿童之家”的读书分享会、户外拓展等活动中,融入“诚信小故事”“守信小模范”等信用教育环节,让孩子们在温暖陪伴中从小种下“守信光荣”的种子。信用宣传让“奉献有爱”与“信用增值”形成良性循环,不仅汇聚了多元关爱力量,更让“做好事、积信用、受尊重”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关爱服务从“阶段性参与”变为“常态化坚守”。
三、筑牢“防护网”:以信用惩戒为戒,让安全防线“硬起来”
“侵害未成年人权益,不仅要受法律制裁,还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影响贷款、就业,代价太大了!”在桑村镇“护苗”专项行动宣传现场,执法人员向商户讲解失信惩戒案例,引来群众驻足聆听。在“防护网”建设中,桑村镇将未成年人保护与“扫黄打非”、校园安全巡查等工作结合,明确“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为严重失信行为。对涉及校园霸凌、诱导未成年人违法、销售有害出版物等违法违规者,不仅由公安、司法等部门依法严惩,更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通过信用平台向社会公示,并实施限制从业、取消优惠政策等联合惩戒。同时,在360余次“红领巾护学”行动、42次“护苗行动”及20余次校园讲座中,专门增设“信用与安全”板块,用真实案例讲解“失信代价”,让学生、家长、商户明白“守护孩子安全,就是守护社会信用底线”。这种“执法震慑+信用宣传”的模式,既成功劝返辍学学生、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更以信用的刚性约束,在全社会形成“侵害未成年人必失信、失信必受惩”的强烈共识,让安全防线更具威慑力。
“信者,行之基也。”桑村镇通过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未成年人保护“三网”,以信用宣传点亮责任意识、凝聚关爱力量、强化安全震慑,让“信用”成为连接家庭监护、社会关爱、部门监管的“黏合剂”。下一步,桑村镇将持续深化信用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融合,让每一颗幼苗都能在“守信向善”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