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枣庄官方网站!今天是:
枣庄市|‘信用+’审批服务驿站”改革经验在山东省市场监管工作简报刊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10-24

10月22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工作简报》(〔2024〕第9期)刊发《枣庄市市中区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打造“信用+”审批服务驿站》改革经验。全文如下:


图片
枣庄市市中区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
建设打造“信用+”审批服务驿站

枣庄市市中区持续推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与审批服务工作融合,创新以“信用+”为基础的工作机制,打造“局街共建审批服务驿站”。

     推行“信用审批”,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打造“信用+一件事”,构建极简审批模式。创新开办餐饮店、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服务举措,对诚信主体实施信用激励,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等便利服务。实施“信用+容缺承诺”,助推服务效能提升。梳理121项行政审批事项,对符合信用激励措施的市场主体在办理相关事项时,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要求,但次要材料缺失或有瑕疵的,经查询无不良信用记录,可先行受理,有效压缩审批时限。
     搭建“信用驿站”,激发商圈发展活力。打造“一站式”信用服务网点。依托核心商圈打造“局街共建审批服务驿站”,设置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专窗,开展信用审批、信用修复办理、信用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涉企信用服务。43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延伸到专窗办理,办理相关业务3000余件。推出“一揽子”信用管理措施。创新商户信用监管形式,在驿站内开展招募信用礼遇合伙人、评选诚信商户等活动,调动商户参与商圈志愿服务,积累美德信用积分,激发诚信示范表率作用。依托“信用市中”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出“商户诚信码”,顾客扫码即可获取商户信用状况、促销活动等信息,经营者主动“亮信”吸引顾客,打造商圈“信用高地”。
     深化“联合奖惩”,增强企业诚信约束。以完善的审管机制构建信用基础。构建审批、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审管联动机制,强化经营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等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开展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审管协同、税务联查、现场核查,强化经营主体“虚数”清理,累计吊销长期不经营“僵尸”企业2025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1271户。以严格的信用核查强化应用约束。实施信用承诺履约核查惩戒机制,将市场准入、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纳入“信用核查”“联合奖惩”范围,对虚假承诺、违约毁诺的市场主体进行惩戒,将有关信息归集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一步激发信用机制约束作用。
     优化“修复机制”,助力企业纠错复活。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让监管环境“刚柔并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检查对象被抽查概率。规范经营异常企业活动,为稳企提供“信用力量”。通过电话联系、现场核查等方式,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主体进行有效唤醒。对于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列异主体,充分利用街道、社区和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深入查找,指导市场主体积极整改。开辟绿色通道,指导列异主体补报年报、办理变更登记、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帮助市场主体重塑信用、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共为3707户市场主体移除经营异常名录。

文章关键字: 信用 主体 市场 枣庄市 市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