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枣庄>>信用研究
【来论】同仁堂被问责后应担起维护“诚信金字招牌”之责
来源 :信用山东-信用研究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2-15
据澎湃新闻信息,老字号中药品牌企业同仁堂因回收过期蜂蜜事件,遭到了问责和处罚。经北京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请市委常委会批准,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等3名企业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要求北京同仁堂集团纪委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北京同仁堂蜂蜜公司的11名企业干部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解除合同等处罚。另外,经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因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被罚款人民币一千余万元。北京市大兴区食药局还对同仁堂蜂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同仁堂蜂业公司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处罚。
“打着金字招牌的同仁堂,不能成为食药行业的‘违规惯犯’”(见人民网湖北频道2018年12月20评论)。在媒体持续舆论监督之下,因为违规出售过期蜂蜜,褪下了金字招牌光环的同仁堂被问责处罚。沉疴下猛药,食药品安全是“管”出来的,对食药品产品质量,需要零容忍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同仁堂扩张的这些年,旗下企业良莠不齐,诚信缺失、产品质量不过关,领导层光看眼前,不看长久,为了利益把古训抛于脑后,导致这块百年招牌一再在消费者心目中褪色。失去了诚信的法宝,老百姓还怎么信任你?不珍惜自己荣誉和信誉,失去人心容易,重新赢回人心就难了。市场是无情的,你不在乎质量、诚信、不在乎消费者的健康,消费者也就不在乎什么百年老店。如果认钱忘本,失去了诚信,同仁堂的企业管理层就愧对老字号同仁堂。同仁堂“蜂蜜门”事件的教训太深刻了。一瓶不合格的蜂蜜,让同仁堂这个百年品牌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矮了三分,其他企业也应该引以为戒。
同仁堂最贵的一味药其实叫“诚信”,因为诚信就是良心,就是口碑。食者为人良,谓人有良心才能做食。品者为三口,谓有三人之口尝之,评论其优劣才有口碑。如果同仁堂缺了诚信和口碑,老字号也就只剩下一个名字而已。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民生问题的重头戏之一,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食品行业,不管是大企业也好,小作坊也罢,其实做的就是一笔良心账。
处罚不是结果,同仁堂应吸取教训,全面整改,作为民族品牌企业的代表能继续发展,因为这个牌子代表了民众太多的感情和期冀。百年老店不能被一罐蜂蜜击败,民众对同仁堂的期望越大,同仁堂的责任就越大。希望同仁堂能够真正肩负起食药品安全的诚信“带头大哥”责任,不要辜负百姓的期待,对得起民众对同仁堂的这份信赖。
相信经历这次风波后,同仁堂定会化危为机,把这块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承下去,不让“同仁堂”三个字再褪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继续打造企业的诚信金字招牌,继续为国民造福。(张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