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信用枣庄>>信用研究
信用监管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关键一招
来源 :信用山东-信用研究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0-15
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是以党中央对目前各种困难局面的从容和坚定回答。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发下简称《意见》),正是做好“我们自己事情”的关键一招。
信用监管,是一个非常技术化的名词,但它代表的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之所以要大力推广信用监管,就是因为在现实中,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部门利益的影响,市场主体在办事时仍存在诸多难点、堵点、痛点,尤其是在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前置审批事项,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投资效率。山西“信用承诺制”改革具体办法的先行设计者之一、晋中市发改委主任张晓平说,有的企业晚开工一天,损失能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成本因为不必要的审批而浪费,“是让人心疼的”。信用监管就是让企业这种不必要的成本真正减下去,轻装上阵地走向市场。从实际效果看,开展信用监管,就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体现的是一种改革的自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信用监管的特点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有限监管,是以区别不同主体信用状况的分类监管,是瞄准违法失信风险的精准监管,同时也是多部门配合联动的协同监管,还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合监管。因此,实施信用监管,意味着事前门槛降低,事中、事后管理加强,是针对长期存在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减负的最新突破。
在此次发文全面推广信用监管之前,各地方的大胆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成果。在南京市江北区,通过开展“信用承诺制”,将之前项目管理“先批后建”的模式变为“先建后验”,重大项目从立项到开工,整个流程从原来至少8个月压缩至20个工作日左右,为企业占领市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广东肇庆、湖北黄石……在试点城市,信用承诺、信用分类监管、信用信息公示等一个个好经验被创造出来,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使得政府从大量执法性检查、运动式监管的传统方式中解放出来,赢得了市场和政府的热切欢迎,并成为更多城市的选择。
能够信心十足地全面推广信用监管,还得益于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所取得的快速发展。信用监管与政府以往的其他监管不同,那就是要靠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通过具体的办法、流程和技术手段来实施。这就需要实现信用信息的充分共享,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的信用约束机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总量持续增长,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已达368.83亿条。这就为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汇集成一张信用的大网,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场大变局面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肩负着非比寻常的重任。最近一个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时,反复提及信用监管,并将信用上升到“市场主体安身立命之本”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意见》对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进行了全面部署,必将对我国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把市场主体安身立命之本的工作做好,就是真正“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意见》已经出台,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抓落实、求实效,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信用建设的步伐还可以再快些,信用监管的力度还可以更大些。 (《中国信用》杂志评论员 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