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枣庄官方网站!今天是:
“江歌案”判决,用天平与利剑托举诚信友善之义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2-21

      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江歌案”作出一审判决。国际舆论也颇为关注,有的外国新闻网站甚至在“突发新闻”频道安排江歌妈妈江秋莲11日媒体座谈会的消息。据报道,江秋莲12日又去北京互联网法院同法官沟通案件——针对那些公开在网络上侮辱污蔑江歌的人,她提出了民事诉讼。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从“江歌案”的一审判决,人们感触到一种以法律维护道义的鲜明价值取向。有外媒特别提及,中国法律界专家普遍认为,给江秋莲诉刘暖曦案作结论是关乎道义的宣判,法官应对社会主流价值和道义倾向有深刻认知和把握。判决书强调,“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司法裁判应当守护社会道德底线,弘扬美德义行,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这些彰显中国法治精神的文字,诠释了“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的信念,尤其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援引。

      江歌于2016年在日本遇害,凶手陈世峰于2017年在日本受到审判,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虽然日本如是判决有其法律自洽的理由,但对于数十万在网上签名声援江秋莲,支持对杀人犯判处死刑的网友而言,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他们失望的。很多人还是期盼法治能以更高标准,加持对道义的维护。

      不得不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法律的理解会有一定差异。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以包青天为代表的传统法治文化,主张惩恶扬善、慎行法令、取信于民,以法度明、纪纲正,求大治之势。在欧美国家,很多法院建筑都配有寄托其法治理想的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雕像,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复活、罗马法复兴的产物——女神一手持天平,一手持利剑,天平表示“公平”,利剑表示“正义”;女神紧闭双眼,表示“用心灵观察”。

      有论者指出,西方文化传统强调的“正义”,更多地体现在“闭上眼睛”的司法官凭借内心的良知,用“天平”去衡量诉讼双方的是与非,表达对法律真实的追求。而中国文化传统,更加看重“明镜高悬”,要求司法官明察秋毫、洞察一切,让客观真相大白于天下,体现了对客观真实的追求。

      值得强调的是,维护公道正义,永远是民众心之所盼,离不开法治与德治共同托举的实际行动。“江歌案”一审判决的一段文字,之所以深深打动人心,也是因为它体现了法治与德治共举的价值取向——“江歌作为一名在异国求学的女学生,对于身陷困境的同胞施以援手,给予了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并因此受到不法侵害而失去生命,其无私帮助他人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相契合,应予褒扬,其受到不法侵害,理应得到法律救济。刘暖曦作为江歌的好友和被救助者,在事发之后,非但没有心怀感恩并对逝者亲属给予体恤和安慰,反而以不当言语相激,进一步加重了他人的伤痛,其行为有违常理人情,应予谴责,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负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天平与利剑,也是唤醒诚信友善之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光,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这是民之所幸。

      今日中国,注重严肃法章、护佑苍生,亦重警示社会提升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之功。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大对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等行为惩处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正所谓”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立言系环球时报评论员) 

      来源:环球时报

文章关键字: 江歌 江秋莲 一审 新闻 城阳区